裝修行業內的人都知道預算陷阱這種情況,會有各種貓膩,尤其是在預算報價這當面的問題,但是很多第一次裝修房子的業主,不清楚裝修公司預算陷阱。
一、大數小報
工程預算中另一個最大的陷阱是把本來數量很大的項目故意報少數量,這樣就會馬上把報價總價壓下去,使預算表看上去十分具有競爭力。當然,對于預算而言是沒法保證完全沒有誤差的,但誤差會是一個相對接近的數字。但人為地報少數量,則可以報減很多。一般這種做法還會結合其他的作弊手法一起使用。曾經小編去做市場調查的時候,就發現一家公司的預算表,把數量足足報少一半的,這樣5萬元的預算在實際結算時就會跑到10萬去了。

二、拆項增加預算重復收費
1、細說報價表
不同的材料其計價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如:石膏線、PPR管等,前者材料價含安裝費,按實際尺寸算,不算損耗,后者基本可以做到零損耗,所以消費者要注意。
2、拆項收費問題多
拆項收費是常見問題,看上去單價低,但事實上,人工費、輔料費等重復收取。鋪設地磚時,會增加地面輔料和人工費等,這樣等于無形漲價。
3、精明計算費用
業主在確認報價前,先了解相關信息,看款項應如何收取,計量單位、包含的費用也需了解。
三、轉包抬高價格
常見方法就是轉包,有時項目太多做不完,裝修公司會將部分項目轉包施工隊,施工質量難以保證。
1、轉包經常見
業內人士說,轉包情況已非罕見,不少施工隊接受轉包業務,裝修公司從中賺取中介費。
2、低價是旗號
挑選裝修公司時,小公司用低價來吸引戶主,讓戶主放棄價格高的大公司,施工時把部分項目轉包出去,從中賺差價或利潤。小公司在轉包前會在總額中提取30%-35%的“管理費”,這些無疑就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3、關注質量與售后
消費者簽約時,并不知道工程被轉包,對于這些現象,消費者難以知道,所以,消費者在簽約前,需與裝修公司協商好裝修質量與售后服務,減少個人損失。
四、混亂算法
做預算時,把一些項目的算法改為不常規的算法,這樣使單價看上去很低。由于這種算法跟業主可能理解的算法存在'倍'的關系,在決算時,這些本來單價很低的項目就會突然數量變得很大從而導致總價飆升很多。例如:改電項目按米算,本來是合理的,結果結算時這個米是按電線的長度,而不是按管的米數計算的。一根管里面可是至少有三根線的,這樣就翻了三倍了。
五、籠統報價
這種情況在正規交易中很少發生,但極為容易發生在業主和施工方存在特別的關系時,例如親戚。也可能是發生在本身工程項目不多時,特別是簡裝工程。這些工程本身預算部分項目會報得相當地粗糙,在施工過程中,就會出現這個沒報,那個沒報的情況。
六、不標明細
一些在網上'進修'過的業主都會要求人家將工藝說明。但裝修工藝是很復雜的,工藝的做法有時候跟主材有很大的關系,只要主材標明了,一般做法上是很難修改的,但是如果工藝做法上寫足,就是把主材模糊化,則在施工過程中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一般業主也不明就里,看到做法寫了,就以為沒問題了。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